Sunday, April 22, 2007

反論「福慧雙修」

by 月夜天翔

若一個人的「福」必須藉助於他人或社會的評價則會陷入「道德」「流行」「接受」的困境,而遠離心安喜樂


假如用Google搜查「福慧雙修」的話,你會看到許多佛教界的人都相信此說,但是我認為這個說法根本上有問題……


原文

>>“在遠離城市的深山裡,有師兄弟二人在修行。師兄只管修福,不求智慧,所以一直到年老死了,還是愚昧痴鈍,對於佛法了生脫死的真理,一竅不通。”

>>“師弟認為般若的妙智慧,才能指引眾生度過生死的苦海。智慧如人眼睛,沒有眼睛的人,行路一定有墬坑落塹,喪失慧命的危險。他因此疏忽福德,一心一意精勤修慧,結果證得了阿羅漢果位。”

>>“師兄逝世後數年,師弟進城去教化眾生。由於他只修慧不修福,與市民沒有緣份,時常挨餓,得不到供養。他就來到皇宮想責問國王,忽然看到國王所騎坐的大白象,身披瓔珞珠寶,叮噹作響。”

>>“師弟入定觀察,發現這隻無知的大白象,就是前世修福不修慧的師兄啊!他恍然大悟地感嘆道:

>>【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

「大象披瓔珞」是福氣嗎?
對大象來說「瓔珞」是無用之物,更是累贅,被豢養在宮中想來也不得自由(當然高不高興只有大象自己知道),大象的福份何在?

假設「羅漢空托缽」是可以接受的比喻,那羅漢是有智慧的但是沒有福份(無緣可化),這個比喻對於「修慧不修福」合用,但是「大象披瓔珞」的比喻就有點不合了。。
要是說有一個白痴被照顧的好好的,每天高高興興的,那「修福不修慧」的敘述大概就合適了,但是如此一來,修慧何用?:)

感覺上這個比喻滿世俗的,因為提出這個「喻」的人很明顯的把瓔珞加身當作福氣,但這是物慾而不是福吧?
「瓔珞」也對應於「名利」,「他人的景仰,羨慕」,但是這真的是福氣嗎?
從這一點再繼續深究下去的話馬上就會出現「福」的定義問題。究竟什麼是福澤?

一個人子孫滿堂,旁人都會說「你好福氣啊」,但是這是「他人的羨慕」,這是福氣嗎?難道小孩成群沒有其相對的痛苦嗎?那這是「福澤」嗎?。
一個人升官發財,往往會覺得高興,但是這是「物慾」還是「福澤」?官位越大,錢財越多「物慾」就越強,這是福澤嗎?
一個人所乘的飛機失事,除了他以外自己的親人通通死亡,這是「福澤」嗎?

我個人認為,都是,也都不是。
子女成群有其幸福也有其痛苦,懂得去體會之中的幸福之人才是有福澤的人。
升官發財,懂得去享受但卻不執於享受的才是有福澤的人。
僥倖免於死亡,雖然難過,但是懂得重新拾回人生,不讓痛苦吞沒自己才是有福澤的人。

因此,
子女成群不是「福澤」,懂得體會其中好處的才是「福澤」。
升官發財不是「福澤」,懂得不執於「物慾」的才是「福澤」。
免於死難不是「福澤」,懂得接受痛苦,繼續人生的才是福澤。
若這些說法為真,則「羅漢空托缽」也沒有「不修福」的問題了,因為要是羅漢「慧」夠的話,他自然不會介意缽中是否無一物。

有別於「漸悟」,禪宗講求「頓悟」,一個人可能思考一個問題一年,但是「覺悟」卻只是一剎那,而在沒有覺悟之前無論他思考的如何辛苦他仍然是懷疑猶豫而沒有覺悟。

「羅漢」要是無法瞭解缽中「無一物」和「有物」都沒有差別(一休大師往往幫人打工以換取食物)而都是緣法,為此而心有所動的話那就沒有「慧」的存在。因此這個「羅漢」是「修慧未成」而不是「修慧不修福」。
也就是說「慧」的獲得(頓悟)方才是「福」的開始。
而「福澤」應該可以解釋為「心安喜樂的心境」。
因此,「福」必須是「自主」的,不能依賴外在的力量,因為若一個人的「福」必須藉助於他人或社會的評價則會陷入「道德」「流行」「接受」的困境,而遠離心安喜樂。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無論修福修慧,兩師兄弟都沒有圓滿。真正的福報是能聞、能解、能持佛法;真正的智慧,證無生法忍而安住一切。

這個故事是以世俗諦闡述,若偏福輕慧,可能越漸愚癡,不能﹝甚至難有機會﹞證解脫;偏慧輕福,還是會障道的。如故事中阿羅漢,受沒修福的果報而障礙修行。

月夜天翔 said...

Hi 姚子,歡迎光臨。

我也覺得這個故事有其根本上的缺失,這才寫了這個反論,很高興又看到你。

Anonymous said...

我是阿陌

見此文如見故人,然而誰能一切如故?

如今我們全都是新人了

月夜不知現在可好?

這個部落格都是2006年左右的文章,在此留言也不知月夜是否看到?

逃生出口各自逃生後,願大家都在生處各自歡喜

月夜天翔 said...

Hi 阿陌,
好久不見,近來可好?
請來信保持聯絡。

月夜